Transcript
  • 高中毕业后赴美,在音乐学院学习演奏钢琴

    张瑞芬(1904—2003年)出生于恩平市藜塘镇大兴村—华侨之家,12岁随母亲聂清兰迁居广州,1921年于广州培道女子中学高中毕业。张瑞芬童年时喜欢音乐,高中毕业后赴美,入洛杉矶康纳维多利韵学院学习钢琴,继而加入加州大学深造,成绩斐然,是学校的优秀钢琴演奏者。

    由于她常随父亲张舜炳在林肯机场附近学开汽车,在那里常见飞机升降,加上父亲向他介绍过广东空军总司令张惠长的动人事迹,使她对航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。其时,祖国内忧外患,张瑞芬深感“国家兴亡,匹妇有责”,在孙中山先生“航空救国”理念的启发激励下,她便立下航空救国的志向,毅然转学飞行。她在一首诗中云:“莫谓国中无杰出,一飞直上九重天”,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。

    两个孩子的妈妈,成为航空学校中唯一女生

    1931年,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瑞芬考入美国林肯航空学校。她是校中唯一女生,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,1932年 3月,她考得美国私人飞行执照,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私人飞行执照的中国女子,当年全球报纸为之喧腾,赞誉备至。

    1932年,张瑞芬学习飞行一年后就参加洛杉矶的航空表演,人们被她的惊险动作惊呆了。航空学校毕业后,她不畏艰险,继续刻苦学习,熟练地掌握国际航线飞行以及战斗、打圈、旋冲、俯冲、翻腾、盲飞、云雾飞等飞行特技,还认真学习飞机构造和航空学等知识技能。经过5年努力,航空造诣极深,成为第一位杰出的华侨华裔的特技女飞行家。

    1934年4月张瑞芬被吸收为最出色女飞行员才能加入的美国妇女航空协会,成为加入此学会的第一位亚裔飞行员。1935年经过严格考核,张瑞芬又取得商业(国际)飞行执照,成为第一位拥有最高级别飞行执照的中国女性。同年11月,在格兰地圣地亚哥飞行比赛中荣获第4名,次年,在奥斯纳比赛中荣获第2名。鉴于张瑞芬的卓越成绩和为祖国、为华人增光,1935年南加州华侨黄兴太太赠送一架飞机给她以资鼓励。

    11年飞行,创造3000小时安全飞行记录

    1936年8月29日,张瑞芬参加横跨美国大陆,从克利夫兰至洛杉矶,为期7天的男女混合长途飞行大赛,她是唯一参赛的华人。她驾驶的飞机是从洛杉矶航空协会借来的,是参赛机中马力最小性能较差的旧机,飞行过程中遇到不少艰险。她飞跃雄伟险峻的洛杉矶山脉时,凭坚强的毅力和熟练的飞行技术,在群山之间迂回前进,战胜“天险”。特别从棕榈泉飞往洛杉矶途中,

    飞机燃油耗光,又值风雨交加,危急万分,她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精湛的飞行特技,闯入美国一个空军机场上空,紧急滑翔降落,机场官员和飞行人员见状甚为震惊;当她出示最高级别的商业(国际)飞行执照时,他们十分敬佩,热情接待,帮助加足燃油,确保她顺利飞回洛杉矶。此事传开,美国航空界大为震惊赞誉。

    张瑞芬在11年的飞行历程中,参加过许多危难的飞行比赛和惊险的飞行表演,创造了“三大记录”,即3000小时安全飞行记录;获得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比赛记录;“八个第一”和“十三个唯一”的历史记录。张瑞芬还获得“飞行先锋”

    “当代最杰出的女飞行员之一”等殊荣。

    发表演说,激发华侨爱国热情

    张瑞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飞行家,更是一位十分热枕的爱国者。20世纪30年代,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,祖国处于危难之际,身在美国的张瑞芬1936年 8月 5日,从洛杉矶沿美国西海岸驾机到三藩市,对华侨发表激情演说:“鉴于祖国多事之秋,(我)认定航空救国为唯一之目标……仍望将来有机会,飞返祖国,效力疆场,以尽匹妇救国之责,庶不负我怀抱。”离开时还刊出《张瑞芬启事》云:“敬启者,航空救国,小妹生平志愿,现国难当前,更需急图挽救。”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,她又驾机飞抵三藩市、芝加哥、圣地亚哥等众多华侨华人聚居城市,宣传抗日救国和航空救国。每到一地,她都发表演说,举办图片展览,进行飞行特技表演,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,侨胞们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

    支援抗日救国。张瑞芬的爱国精神、一飞冲天的大

    无畏气概和举世绝伦的飞行特技,令世界航空界震惊、钦佩;她为中国和中华民族大添光彩!

    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的乡亲们深怀对这位杰出乡贤、世界航空女杰崇敬、缅怀之情,更为以这位中华优秀儿女先辈楷模激励后人,2016年底在颇具规模的新型的藜塘碉楼文化广场,设立了张瑞芬铜像,让乡亲们世世代代以及各方游客瞻仰;2017年年底又设立了张瑞芬纪念馆,全面展示张瑞芬的光辉事迹。一年时间,前来参观的各方游客超过10万人次。人们瞻仰张瑞芬铜像,参观张瑞芬纪念馆,都是无比崇敬,深切缅怀,纷纷称赞:“张瑞芬是藜塘的骄傲,是中国的骄傲!”

    (注: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)

    世界航空女杰张瑞芬

    张瑞芬登机准备起飞。

    出国留学时的张瑞芬。

    张瑞芬(左)。

    身穿空军军服的张瑞芬,在美国盐湖城空军基地协助培训中国抗日飞行员。

    张瑞芬在研习飞机,学习飞机构造及装配。

    徐贵照

    A06 记忆·MEMORY电话:3502669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
   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社会新闻部主编 责编/崔怡娟 美编/邓国一

    传统传统传统传统美

    食美食美食美食

    从新会中心城区去司前镇乡下,热情好客的司前朋友安排了用餐,其中有“司前温蛋”,这是之前吃过的美食,味道和口感都很有印象。这次菜肴中有一碟像糖不甩的小食,却是头一次所见,吃入口甜滋滋的、松化的,非常可口,主人说,这是“油艇凸”。

    “怪名”?司前的特色美食,如“司前夜鱼”“司前狗肉”

    “司前砵仔糕”之类很好懂,但这小食与“游艇(游、油同音)”哪有丁点相像呢?真让人初听起来一头雾水,不知所云。难道这又是司前话的问题?

    司前话音与省城的广州话、县城的会城话,以及周边的方言截然不同,只有司前当地人才能听懂,被县城人戏说是“本地英语”,被学者称之为“方言孤岛”。上世纪20年代末,语言学泰斗赵元任先生也发现司前话的独特,曾记录整理过司前话音标。有此原因,“怪音”导致“怪名”也就不会奇怪了。

    缘由听主人深入介绍,才明白了这个“怪名”的由

    来。原来,这个名字很久就有了。旧时装食油用玻

    璃瓶子,瓶盖为软木塞,就像法国红酒的内瓶盖。而司前镇的这种地方小食,其形状就像这种瓶塞。新会方言包括司前方言叫“塞”为“凸[děd]”,瓶塞就叫“樽凸”。旧时的新会方言口语,油瓶念作“油骿[piǎnɡ]”,而司前方言念成近似“油艇”。因而,司前这种土名“油瓶凸”的小食,外地人听起来是“油艇[hiǎnɡ]凸”。于是,当地人干脆滑稽地写成“油艇凸”了。

    “油糖凸”经过进一步了解,年长一辈的司前人多念“油

    艇凸”,而年轻一辈的司前人又把它念作“油糖凸”。这比较容易想象,因为它要用食油、食糖制作。

    该小食的制作原料为粘米粉、糯米粉,加入花生油和猪油搓粉,搓成直径约2厘米的条状,再捏断成短条状小块,放入油镬里炸松,成为“瓶凸”形。捞起后,放入糊状的糖水中,沾上糖浆后夹起,摊凉,碟装供吃。而一般的小店,多是食客站在摊档前等店家上糖,用店家提供自制的竹签,将“油艇凸”一个个穿为一串,要食多少穿多少,慢慢食用。

    “油艇凸”确实是“油糖凸”,猪油香,油炸酥,特别利口,冬天天气干爽,糖浆不那么粘,食用犹佳。但是,它多油多糖,以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来看,也因此不能多吃。司前当地人也会告诉你“好食不宜多食”,好让你“返寻味”。

    司前“油艇凸”林福杰

    酥香的“油艇凸”。李群英摄


Recommended